逸飞中文网

搜索
查看: 4441|回复: 9

[版务] 散文随笔栏目编者按汇总(2025年7月份)

  [复制链接]
来自- 北京
来自- 北京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46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9万

积分

副站长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95915

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

发表于 2025-7-6 10:16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- 北京
【编者按】《我的烟史并谬说》是一篇以烟草为引、以岁月为线的自述散文,作者以老烟民的坦诚笔触,将半生烟瘾编织进个人成长史与社会变迁图景中。文章既有“烟火人间”的鲜活记忆,又暗含“吞云吐雾”的生命哲思,在袅袅青烟中升腾起一代人的集体烙印。
开篇以“半生烟火,半生记忆”定调,烟史即人生史的叙事主线徐徐展开。从少年偷尝旱烟的青涩悸动,到中年以烟为媒的社交密码,再到暮年“戒饭容易戒烟难”的自嘲,烟草成为贯穿生命始终的隐秘线索。那些“九分钱大众牌”的拮据、“双烟战术”的世故、“捡烟蒂巴”的窘迫,无不折射特殊年代的物质匮乏与精神韧劲。而烟雾中迸发的写作灵感、自学考试的深夜灯火、同僚闲谈的烟火气,则构成了草根文人独有的生存美学。
作者对吸烟的“谬说”更显思辨趣味。他援引历史典籍与名人轶事,将烟草从健康公敌还原为文化符号:既讨论烟碱的提神之效,也戏谑“男人不吸烟,白在世上颠”的市井智慧;既坦然承认“戒烟比登天难”的依赖,又狡黠论证烟民对万亿税收的“爱国贡献”。这种亦庄亦谐的辩白,恰似老友酒后的掏心之言,在科学与谬误的灰色地带,守护着个体嗜好的尊严。
文章最动人处在于其“烟非烟”的隐喻。当作者写下“烟如人生,人生如烟,燃时绚烂,散时寂寥”时,香烟已超越消费品范畴,化为见证光阴的沙漏、对抗虚无的盾牌。这种带着焦油味的生命观,或许不符养生之道,却真实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在时代夹缝中的自我救赎——正如文中所言:“那一明一灭的烟头,照亮的何止是深夜书稿,更是一个普通人的挣扎与坚持。”
该散文如一支燃烧的烟卷,辛辣呛人却余味绵长。它不劝人吸烟,亦不教人戒烟,只是以粗粝的真实提醒我们:每个人的生命里,都该有权利保留一点“不良嗜好”,那是岁月颁发的勋章,也是凡人对抗荒诞的温柔武器。(一默)



评分

参与人数 1 威望 +8 收起 理由
文伟平 + 8 感谢分享,让更多人知道发生在身边的事情。.

查看全部评分

黄皮人
回复 来自- 北京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北京

来自- 北京
来自- 北京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46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9万

积分

副站长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95915

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6 10:17:07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北京
6月翻遍,7月已来。
黄皮人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北京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北京

来自- 北京
来自- 北京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46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9万

积分

副站长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95915

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10 05:02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北京
【编者按】写蓝莓,更是写人,由一个小小的农庄,种植的蓝莓,折射出农场主的坚毅,奋斗息的精神。文章开篇谈及采摘,尤其个人对蓝莓的偏爱之心,意在为后面发展的情节打下伏笔。于是,对蓝莓着笔浓郁,细致地描写了蓝莓的生长,营养成分,药用价值,以及参加采摘后的喜悦之情。然而,笔锋突然一转,天灾来临后对农庄的打击,留下悬念。于是,再次来农庄,所见所闻与先前大不一样。姐夫虽然着墨不多,但形象生动,语言简洁,表现了“从头再来”的坚韧和创业的艰辛,以及后来的成功。作者文笔活泼,洗练,但经典,生动,文章耐读耐品。推优荐精,推荐品读。(黄皮人)
黄皮人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北京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北京

来自- 北京
来自- 北京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46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9万

积分

副站长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95915

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10 05:02:47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北京
文章最动人处在于其“烟非烟”的隐喻。当作者写下“烟如人生,人生如烟,燃时绚烂,散时寂寥”时,香烟已超越消费品范畴,化为见证光阴的沙漏、对抗虚无的盾牌。这种带着焦油味的生命观,或许不符养生之道,却真实记录了一个普通人在时代夹缝中的自我救赎——正如文中所言:“那一明一灭的烟头,照亮的何止是深夜书稿,更是一个普通人的挣扎与坚持。”
该散文如一支燃烧的烟卷,辛辣呛人却余味绵长。它不劝人吸烟,亦不教人戒烟,只是以粗粝的真实提醒我们:每个人的生命里,都该有权利保留一点“不良嗜好”,那是岁月颁发的勋章,也是凡人对抗荒诞的温柔武器。(一默)
黄皮人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北京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北京

来自- 北京
来自- 北京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46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9万

积分

副站长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95915

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12 04:14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北京
【编者按】一篇颇具诗情画意的美文,读后令人心旷神怡!文章开篇将黄昏对应年龄、对应长期的疲惫工作,似乎给人以压抑感。然而,当沿着文章开启的道路走下去,却又出现了另一番天地,那荷塘、那树林、那风景是如此的美妙。那小区的美好生活出现在日常的生活里,更彰显于诗情画意之中,令人流年忘返。作品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:一是将背景置于黄昏,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,以后面的生活美好打下伏笔;二是以多种手法、诗意的语言描写,出现许多金句式的语言,如操场是个圆,比喻生活的循环往返等等。一篇佳作,力荐精华。(黄皮人)

黄皮人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北京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北京

来自- 北京
来自- 北京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46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9万

积分

副站长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95915

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17 08:50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北京
【编者按】这篇《己合:生命交响的和谐韵律》是一篇思想深邃、结构精巧、文采斐然的文化评论类佳作,展现了极高的写作水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立意高远,视角独特:以中国传统智慧“己合”为核心概念,巧妙融合现代生活困境(内卷、焦虑、健康危机、伦理失范),提出“心理-生理-伦理”三重平衡的生命和谐观。超越简单的“内卷”或“躺平”二元对立,提出“第三种可能”——动态调适的平衡哲学,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。将个人修身(己合)与社会和谐(济世)紧密联系,升华了主题格局。
论证严谨,结构精妙:总分总结构清晰。 开篇点题引入“己合”概念,主体部分“心衡”、“体衡”、“伦衡”三足鼎立,层层递进剖析,结尾升华至个人与社会共振的宏大图景。
古今交融,论证有力: 每个分论点均以经典(《菜根谭》、《黄帝内经》、历史典故)为理论支撑,辅以详实的历史人物例证(李白、苏轼、季札)和极具时代感的现实案例(互联网白领焦虑、苏炳添自律、网红造假、张桂梅奉献、袁隆平淡泊),使论证既具历史厚度,又有现实穿透力。
正反对比,逻辑自洽: 每个分论点内部均采用正反对比论证(李白/现代焦虑者、苏炳添/不良生活习惯者、季札张桂梅袁隆平/失信造假者),强烈凸显“平衡”的价值与失衡的危害。
揭示内在联系: “三衡共生”部分深刻剖析了心理、生理、伦理三者相互依存、相互影响的生态关系(苏轼案例、现代心理学研究佐证),使“己合”成为一个有机整体,而非割裂的三部分。
意象丰富,比喻贴切: “生命交响”、“定盘星”、“承重墙”、“指南针”、“生态链”、“水滴汇成江海”、“走钢丝”等贯穿全文的意象群,将抽象哲理具象化,形象生动,易于理解且富有诗意。
用词典雅,富有韵律: 语言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气息(如“振聋发聩”、“宠辱不惊”、“猝然临之而不惊”、“稻粱谋而怀天下”、“内卷”、“躺平”、“996”、“大数据sha熟”等),句式长短结合,节奏感强,读来朗朗上口。
金句迭出,启发性强: “平衡不是静态的完美,而是动态的调适”、“在摇晃中始终保持重心稳定”、“个体之微光与时代之洪流相互照亮”等句子凝练深刻,发人深省。
现实关怀,启迪深远:精准切中现代人普遍面临的心理压力、健康隐患、道德困境等痛点。提供的“四会之道”(会吃、会睡、会动、会乐)、微小调整(颈肩拉伸、杂粮饭、夜跑)、以及宏观层面的伦理坚守等建议,具体可行,具有积极的引导价值。倡导在时代洪流中保持个体定力、实现生命价值,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(谨言慎行)
黄皮人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北京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北京

来自- 北京
来自- 北京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46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9万

积分

副站长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95915

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19 04:20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北京
【编者按】文章围绕个人对哲学的认知历程展开,从基层工作中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,到系统学习哲学、探究哲学起源与中西发展脉络,最终强调哲学应大众化、服务生活,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重要性。
哲学“从书本到生活”的认知转变令人共鸣。哲学并非高高在上的理论,而是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智慧。无论是西方哲学的理性探索,还是中国古籍中的深刻思考,都印证了哲学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。其最终价值在于融入大众生活,成为解决问题、追寻幸福的工具,这种对哲学“学以致用”的理解,让抽象的哲学变得鲜活而有温度。
一篇很有深度的精美文字,读来受益匪浅。(永銘家珍)   
黄皮人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北京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北京

来自- 北京
来自- 北京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46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9万

积分

副站长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95915

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23 09:17:04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北京
【编者按】这篇文章独辟蹊径,借鲁迅小说《风波》里赵七爷的迂腐,深入剖析《三国演义》所构建的文学世界与真实历史之间的鸿沟。作者以赵七爷对《三国演义》的痴迷为切入点,揭示其因文学叙事的影响而无法洞悉历史真相。进而细致对比《三国演义》与《三国志》等史料,指出小说因“拥刘反曹”立场及对戏剧化冲突的偏爱,忽略了历史背后的经济、地理、战略等深层逻辑。通过剖析毛玠之策、鲁肃“榻上策”、诸葛亮《隆中对》等,还原了魏蜀吴三方复杂的利益博弈与兴衰缘由。文章提醒读者,文学虽能赋予历史浪漫色彩,但不应让其掩盖历史的真实细节,唯有透过文学表象探寻历史本质,才能汲取真正的智慧。(一默)
黄皮人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北京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北京

来自- 北京
来自- 北京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46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9万

积分

副站长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95915

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7-31 05:57:52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北京
【编者按】该文章以真挚的笔触探讨了当代社会中爱情与婚姻的复杂辩证关系。作者从“情义无价”的价值观切入,批判用金钱衡量情感的功利倾向,继而通过七律诗、生活案例和哲学思辨,层层剖析爱情的热烈与婚姻的沉重。
文中对“婚外情”的鲜明批判、对“婚姻神圣性”的坚守,折射出传统道德观与现代自由意志的碰撞。作者提出婚姻是“爱情的归宿”更是“责任的契约”,强调从激情到亲情的转化中,需要“爱的能力与智慧”来维系。尤其可贵的是,文中没有流于说教,而是以朋友事例、自身态度为镜,呼吁在平淡中创造激情,在理性中守护感性。
最后,“恋爱容易,婚姻不易,且行且珍惜”的结语,既是对现代人情感困境的体察,亦是对婚姻本质的温柔注解——它不仅是法律文书,更是两颗心在岁月中的共同修行。这篇文章既是个体的生命体悟,也为浮躁时代的婚恋观提供了一剂清醒的良方。(一默)
黄皮人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北京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北京

来自- 北京
来自- 北京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469

主题

1万

帖子

29万

积分

副站长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95915

3月逸飞之星4月逸飞之星

 楼主| 发表于 2025-8-1 08:58:32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北京
【编者按】《古稀之年读〈宣言〉》以一位古稀党员的独特视角,为我们展现了重读经典的深刻意义与独特价值。作者怀着庄重虔诚之心,将古稀之年重读《gongchandang宣言》视为“补课”与忏悔,回顾了不同版本《宣言》的收藏历程,体现出对《宣言》认知的转变与崇敬的加深。
文章从《宣言》的广度、温度和厚度三个维度展开阐述。在广度上,《宣言》作为人类思想史上的“壮丽日出”,跨越时空界限,从欧洲传播至中国,激励着一代代中国GCD人坚守信仰、投身实践,让读者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创建与理论有了更宏观的认识。温度方面,《宣言》不是冰冷的历史文物,而是充满激情与力量的“碳”,作者通过研读感受到其蕴含的温度,对自己的党员选择深感无悔。厚度上,《宣言》闪耀着与时俱进的真理光芒,为全球治理提供思想支撑,其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理论成果,引领中国走上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之路,启发我们理应终身学习。
这篇散文不仅是作者个人的学习感悟,更提醒广大党员,无论何时,都应深入研读经典,在经典中汲取智慧与力量,坚定信仰,为实现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。它是一次对经典的致敬,也是一次对党员初心的深刻叩问。(一默)
黄皮人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北京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北京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中文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散文随笔

散文随笔

订阅| 关注 (56)

左岸飞花,右岸白马,夹岸流逝的情话,只道相思无涯。抬头望,青鸟与鱼,定格成画;扣心问,人生苦短,何必言他!
10今日 7416主题

论坛聚焦
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