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自- 中国 TA的每日心情 | 开心 2019-2-18 14:18 |
---|
签到天数: 1 天 连续签到: 1 天 [LV.1]初来乍到
站长
  
- 积分
- 203090

|
发表于 2025-5-2 22:31:05
|
显示全部楼层
来自- 中国
《黎明的风景》以精巧的视角转换和灵动的意象组合,构建了一幅充满哲思与诗意的晨光图景。诗人以“桥”与“梯田”为支点,让目光在朝霞、剪影、旭日之间流转,最终将观景者自身也融入风景之中,形成一种微妙的互文与共生。
诗的开篇,“你”与“我”分别立于桥与梯田,彼此成为对方的风景。桥“躬成一帧剪影”,而“你”不过是剪影上“细细一绺刘海”,这种细腻的比喻既轻盈又富有画面感,让静态的晨景瞬间生动起来。随后,“旭日”被拟人化为“爬行游戏”的参与者,甚至“客串了桥的头颅”,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感知巧妙融合,使阳光的照耀成为一场温柔的“目光流转”。
诗的结尾尤为耐人寻味——“两个看风景的人”究竟是“迷失”还是“拥有而不自知”?诗人并未给出明确答案,而是以“独眼攥住的风景”作结,暗示人与风景的界限已然模糊。观者亦是风景的一部分,正如卞之琳《断章》中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”的经典互文,但此诗更进一步,让“看”本身成为一种被凝视的体验,充满存在主义的思辨色彩。
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象跳跃却不显突兀,既有古典诗歌的含蓄留白,又有现代诗的哲理性探索。它不仅是黎明的写生,更是一次关于视角、存在与感知的诗性沉思,读来令人回味悠长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