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清秋丽影 于 2025-5-10 17:07 编辑
【编者按】读罢美文难免叹息,百姓为生活所困而自发组织起义军,因缺乏运筹帷幄之才,呼风唤雨之帅最终还是被残酷镇压,以至血染洞庭。悲剧虽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,但遗迹尚存,那口幽幽的“飞来钟”、静静的“杨幺窖”,似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似在永远铭记着为百姓而战死的不屈的亡魂。蜗牛老师触景生情,感慨万端,故而发出“历史千年,凡是心中装着百姓的,不管是官还是什么,老百姓都是支持和爱戴的”。文章自然流畅,情感深沉,通过回顾在此发生的一段悲壮历史,告诫人们要时刻铭记“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”的千古名言,时刻缅怀先烈,珍惜当今生活,为祖国建设贡献微薄之力。(清秋丽影) 信步洞庭观胜景 君山岛上听钟声 文|飞行的蜗牛
诗曰:
信步洞庭观胜景,君山岛上听钟声。
飞来钟震楚天昏,义帜高擎破晓暾。
田亩均平黎庶聚,湖湘荡寇士气腾。
奸雄诱降风云暗,叛将投敌壁垒倾。
遗垒千年蚀风雨,犹闻战鼓叩乾坤。
岳杨本是英雄辈,无奈相逢水火争。
自古兴亡多少事,民心向背最分明。
凭栏凝望波涛涌,浩叹长思意未平。
但使苍生皆饱暖,何须青史论输赢?
走上岳阳君山岛的龙口龙舌山,有座钟亭,里面悬吊着一座高1.95米,重约两吨的铸铁古钟,名曰“飞来钟”。这是南宋初年钟相、杨幺领导洞庭湖区农民起义的历史见证。
1130年,钟相在其家乡武陵县天子岗树起起义大旗,定国号为楚,改年号“天战”,自为楚王,发布圣旨,任命官吏,誓与南宋政权势不两立。洞庭湖周围各州县农民纷纷起义响应,不到一月,起义军占领包括潭州的湘阴、岳州的华容等十九个县,义军规模迅速发展到40万之众。南宋朝廷十分惊慌,急命孔彦舟为“捉sha使”,联合当地dizhu武装镇压起义军。狡猾的孔彦舟采取安插内奸,里应外合手段,于同年四月,突袭天子岗,使起义军内外受敌,措手不及,其大本营很快被破。钟相及三个儿子和一些义军将领被俘。在解往朝廷途中,钟相父子及将领被湖南安抚使向子sha害,钟妻则被孔彦舟所占。
钟相牺牲后,起义军推青年农民杨幺为首领,继续坚持战斗。杨幺,名太,因他为起义首领中最幼者,土语谓幼为幺,故称杨幺。杨幺义军以洞庭湖为根据地,“陆耕水战”,建起了数十个水陆栅寨。相传杨幺起义建寨后,当地百姓集资铸造铁钟一口,于深夜,将钟嵌在君山龙舌山头的一棵大树上。天亮义军发现大钟,以为是神灵相助,钟从天外飞来,故取名“飞来钟”。另一种传说是,此钟有灵气,只要岳飞率领的官军稍有动静,便自鸣报警,让各栅寨义兵及早防备。“飞来钟”意指岳飞官军来了。
洞庭渔民支持义军,帮助义军打造车船数百,上置拍竿巨石和弓箭,以抗击官兵。义军虽遭三路宋兵镇压,均为杨幺所胜。绍兴三年(1133年),杨幺立钟相幼子钟义为太子,自号大圣tianwang,其势大盛,东起岳州,西及鼎澧,北抵公安,南至潭州,所占区内,田蚕兴旺。
面对不断发展的农民起义军,南宋王朝以“招安”诱降来瓦解起义军。宋高宗亲下“诏书”,招抚杨幺,遭杨幺拒绝。于是,高宗派人率6万官兵围剿义军,又被杨幺战败,损兵1万余人。宋王朝改命抗金主帅岳飞为荆湖制置使,屯兵岳州,会同衡、潭、鼎、澧各路兵马,剿抚并行,层层进逼。在杨华、杨钦、黄佐变节投宋后,起义军大寨陷于孤立,终被官军攻破,杨幺、钟义被岳飞部将牛皋所擒。杨幺宁死不屈,被sha前还高呼“老爷”(钟相称号)。相传杨幺被sha害于湘阴青山,至今山上留有“杨幺头”遗迹。
八百多年来,钟相杨幺起义壮举一直受到人们的怀念。《华容县志》记载:华容“有杨幺窖,开有卷旗花。幺败兵散,卷旗插野,后遍地生花,如卷旗之状,因名。”无论是君山的“飞来钟”,还是华容的“杨幺窖”,都生动表明了岳州百姓对起义英雄们的敬仰、歌颂与怀念。湘潭大学羊春秋教授满怀豪情地挥笔题诗《君山杨幺寨起义故址》:
贵贱齐来贫富均,
将军为此起风云。
至今汹涌洞庭水,
犹如蛟龙万壑吟。
杨幺虽然不愿意诏安,却不代表部下也不愿意,钟子仪被立为太子后,渐渐忘记了“等贵贱,均贫富”的口号,生活穷奢极欲,连床都要金玉镶嵌,杨幺有感钟相提携之恩,没有严加约束,引起了部下士卒和百姓的不满。1135年二月,高宗再度调集20万大军,命岳飞为荆湖置制使,趋洞庭湖剿匪。奸诈的岳飞了解到义军的内情,采取了分化瓦解,各个击破的诱降策略,各路义军首领纷纷叛变归附南宋,唯有杨幺誓死抗敌。岳飞采纳叛徒的意见,伐木塞港,以杂草漂浮水面,使得杨幺舰队搁浅,失去战斗力。同年6月岳飞乘夜发动突袭,抵抗到天明后,杨幺看到自己精心打造的船队被冲散,南宋的旗帜已经四面八方,已知大势已去,就跳水自尽,却没料到竟被宋军水手所救,他和钟子仪被俘,押解到军营之后,立即为岳飞所sha,将函首送往都督行府,杨幺手下不肯投降的4000多名义军战士也一同被害,鲜血染红了洞庭湖面,数日后方才散去。
历史总是不忍细看。在人们的的心中,岳飞是抗金英雄,杨幺是人民爱戴的起义军领袖,因为阶级立场不同,不同英雄相惜,而是互相残sha。梁山故事里是如此,现实里也是如此。梁山灭方腊,岳飞灭杨幺,曾公灭太平天国,历史的纠缠是说不清的,谁能说清对错呢?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,宋江投降,让108将走上不归路;洪秀全刚上位就贪腐成风,只做了短暂的几十天皇帝,杨幺立的太子是杨幺起义败亡的主要原因……
如今,我等站在飞来钟下,未免百感交集。一代豪杰岳飞,若知晓这座飞来钟是百姓为了防他而铸,他又作何感想?所以,历史千年,凡是心中装着百姓的,不管是官还是什么,老百姓都是支持和爱戴的。这也许就是李世民所谓的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吧?
不说了,说多了,不好。
2025年5月3日午记于长沙母山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