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文庙坪
文/岸柳
闹市中的一方静谧,西文庙坪。这里是长沙的老城肌理,青砖灰瓦间,藏着半部湖湘文化史,空气里都仿佛飘着书卷气。
从黄兴南路拐进学宫门正街,“道冠古今”牌坊兀立眼前。手指抚过风化出孔洞的麻石立柱,恍惚听见明清书生诵读《四书》的余音。残存的泮池石栏上,蹲踞的小石狮已被时光磨圆了棱角,却仍守着昔日长沙府学宫的骄傲。学宫原址如今化作寻常百姓家,但墙根下偶然瞥见的雕花柱础,仍在诉说这里曾是湖南最高学府的往事。
白果园巷,曲径通幽,仅容两人擦肩而过。爬山虎掩映的清水砖墙上,1948年程潜公馆的门牌号依然清晰。转角遇见挑着木桶卖甜酒的老者,叮咚作响的铜铃声与隔壁咖啡馆的爵士乐奇妙交织。最惊喜的是某户半掩的门扉后,竟藏着明代青石照壁,麒麟浮雕在斑驳墙面上踏云欲飞。
“嗲嗲,来份刮凉粉!”西文庙坪1号的翁记摊前排着长队。老师傅的铜刮子划过晶莹凉粉,淋上秘制酱汁的动作行云流水。隔壁“湘军剁辣椒”的老板娘边剁辣椒边唠着家常,玻璃坛里艳红的剁椒与豆豉缠绵,买一瓶带走,连呼吸都浸染了湘味。别忘了去樊西巷口的老茶馆,坐在竹椅上喝杯芝麻豆子茶,看阳光穿过天井落在八仙桌上。
夜幕降临,屋檐下渐次亮起的鱼形灯笼,映得青石板路泛起暖黄涟漪。年轻人在改造过的九如里公馆群里办起摄影展,百年老宅的雕花窗棂成了天然画框。行至小瀛洲巷尾,抬头忽见杜甫江阁的金顶在夜色中浮沉——原来这市井巷陌,与湘江风月不过咫尺之遥。 2025/05/10
声明: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立场,版权归属原作者,未经许可,任何第三方不得转载,侵权必究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