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飞中文网

搜索
查看: 9451|回复: 8

[散文] 汝城,这个夏天不用开风扇

  [复制链接]
来自- 中国
来自- 中国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78

主题

354

帖子

5691

积分

版主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5691
发表于 昨天 05:3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- 中国
本帖最后由 莫道不销魂 于 2025-5-28 22:20 编辑

  【编者按】这篇散文以诗意的笔触勾勒出汝城夏日的独特画卷,通过"蒲扇下岗""祠堂霉味""井水唆莲子"等充满烟火气的细节,将自然清凉与人文温度完美交融。作者用"绿宝石""天然凉席"的比喻展现汝城的地理优势,又以艾糍、豆腐、温泉等美食民俗唤醒味觉记忆,更借濂溪书院的清风、红色陈列馆的马灯,让千年文脉与革命精神在山风中流转。最动人的是那句"老天爷打的大凉伞",既道出汝城的自然馈赠,更暗含对故土的深情眷恋——这里没有空调的喧嚣,只有山风捎来的茶香、井水浸果的清甜,以及刻在骨子里的乡音,让每个汝城人成为"凉夏"的传声筒。精彩美文,倾力推荐共赏!【编辑:莫道不销魂】

  盼望着,盼望着,夏蝉在老皂荚树上扯着嗓子“叽咯叽咯”地叫,可暑气愣是被挡在万重青山外头,连汝城的门槛都摸不着。作为从小在姑婆井边“耍子”、听着“月光光,照汝城”童谣长大的老男孩,我总爱叼根烟跟外来朋友唠:“恁们可晓得?在我们汝城,蒲扇都得‘下岗’,风扇都要藏起生锈!风是裹着白毛茶香的,夜是浸着老祠堂木梁子霉味的,连日头晒在身上,都带着古村石板缝里渗出来的沁凉!”  汝城这地,像颗嵌在北纬25°的绿宝石,被南岭稳稳托在掌心里。县城海拔六百多米,满城的苍翠山林织成天然凉席。天麻麻亮,推开窗户,山雾就“簌簌”地往屋里钻,裹着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里的新叶香——那白毛茶可是我们汝城的宝贝,叶片白毫满披,泡出的茶汤鲜爽回甘。
  巷口阿婆挎着竹篮走过,老远就喊:“卖艾糍!软糯糯、甜滋滋,不甜不要钱!”这艾糍是汝城的特色小吃,用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精心制成,咬一口,那艾草的独特清香混着糯米的软糯,味道直往心里钻。石板路上,挑文明豆腐的老汉扯着嗓子吆喝:“水豆腐——嫩得能掐出水嘞!”汝城的水好,做出来的豆腐格外嫩滑,浇上辣子酱油,再放几根葱几,是夏日里最爽口的吃食。
  日头升到头顶,阳光被马头墙切成金箔,洒在青石巷里。老井边聚着“扯闲谈”的老伙计,铜瓢舀起的井水透亮透亮的,就着金山村现摘的莲子“唆”一口,暑气立马跑得没影。
  说起金山村,那可是“古祠堂博物馆”,明、清、民国时期的祠堂错落有致,马头墙高耸,木雕石刻精美绝伦。躲进濂溪书院的回廊,穿堂风“呼呼”掠过《爱莲说》的碑文,恍惚间,仿佛瞧见周敦颐背着手踱步,嘴里念叨:“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……”汝城人敬周敦颐,不仅因为他在此讲学,更把“清廉”二字刻进了骨子里。
  天刚么么黑的时候,汝城就浸在月光酿成的米酒里。祠堂前的空地上,竹床竹椅摆得整整齐齐,邻家大姨端来新蒸的暖水糍,用我们汝城话笑骂:“细赖叽,不要慌!莱嘴,慢点几。”
  艾糍用糯米粉揉成,包上芝麻、花生碎,软糯香甜。老槐树下,象棋子“啪”地拍在石桌上,和稻田里的蛙鸣“咕哇咕哇”应和着往天上窜。半夜被山风惊醒,薄被早裹得严严实实,窗外“沙沙”响,原是后山竹林在“讲古”。一下子就想起小时候,祖母摇着葵扇哼:“月光光,照汝城,骑白马,过莲塘……”蒲扇带的风里,全是炒米糖的甜。
  汝城的夏天,最不能错过的是九龙江国家森林公园。沿着栈道漫步,脚下是潺潺溪流,身旁是遮天蔽日的古树。“飞龙瀑布”从百米高空倾泻而下,水雾裹挟着凉意扑面而来,暑气瞬间消散。还有那“玻璃栈道”,高悬在山林间,走在上头,既惊险又凉爽。
  如果你去了热水镇,更得体验一番“冰火两重天”。热水温泉是华南地区“流量最大、水温最高、水质最好”的天然热泉,即便夏日泡汤,毛孔舒张间,热汗混着凉风,说不出的畅快。当地流传着歌谣:“热水温泉水涟涟,仙女下凡来洗澡。”老一辈人常说,这温泉水能祛病强身。
  汝城的热闹,四季都不歇火。过年耍“装故事”,大人们把赖崽叽、女崽叽扮成《白蛇传》里的许仙、《穆桂英挂帅》的穆桂英,抬着满街走。益道村的欧大爷嗓门大,边敲锣边喊:“让让道!‘齐天大圣’来咯!”
  围观的人挤得水泄不通,扯着嗓子喊:“好哇——好哇——”;元宵舞香火龙,稻草扎的长龙插满香,点起来像条喷火的赤龙。家族长者举着龙头大喊:“今年定是风调雨顺!”街坊们举着龙边跑边吼:“发喔——发喔——”火苗子窜得老高,可山风一吹,身上还是凉飕飕的。
  还有那沙洲村,“半条被子”的故事代代相传。1934年,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,临走时,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。如今,村里建起了“半条被子的温暖”专题陈列馆,青瓦白墙间,红军用过的马灯、草鞋静静诉说着那段岁月。
  前些日子,有外来的朋友问我:“为什么汝城夏天这么凉快?”我笑着指了指远处的青山:“老辈人说,这山是老天爷给我们汝城打的大凉伞!”
  这些年出差也去过几个地方,见过外面的夏天热得像蒸笼,才晓得我们汝城的好。这里没有空调“嗡嗡”响,没有黏糊糊的燥气,只有山风捎来的茶香、井水浸果的清甜,还有刻在骨子里的乡音。
  是的,这就是汝城,一个夏天很凉爽的地方。



回复 来自- 中国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中国

来自- 中国
来自- 中国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93

主题

7239

帖子

15万

积分

版主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57269

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

发表于 昨天 09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中国
湖南的热我深有体会,我在家乡穿裙子的时间少,去了湖南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夏天。你们汝城有这么凉快那太好了!太幸福了!

点评

哈哈!我们汝城藏在山里享 “天然空调”,白天井水冰西瓜,夜里蒲扇摇星光,连蚊子都嫌凉懒得咬。欢迎来嚼艾糍、泡温泉,体验“热汗配山风,爽到脚趾头”的神仙日子!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昨天 10:17
今天荷塘正式搬家了,很开心拥有一个温馨的新家!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中国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中国

来自- 中国
来自- 中国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78

主题

354

帖子

5691

积分

版主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5691
 楼主| 发表于 昨天 10:17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中国
莫道不销魂 发表于 2025-5-28 09:33
湖南的热我深有体会,我在家乡穿裙子的时间少,去了湖南才真正知道了什么叫夏天。你们汝城有这么凉快那太好 ...

哈哈!我们汝城藏在山里享 “天然空调”,白天井水冰西瓜,夜里蒲扇摇星光,连蚊子都嫌凉懒得咬。欢迎来嚼艾糍、泡温泉,体验“热汗配山风,爽到脚趾头”的神仙日子!

点评

南方还有这么好的避暑胜地!那太好了,下次有机会来汝城!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昨天 21:33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中国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中国

来自- 山西阳泉
来自- 山西阳泉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69

主题

6239

帖子

9万

积分

总版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93245
发表于 昨天 11:40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山西阳泉
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-5-28 11:42 编辑

      这篇散文,通过四组意象群像,立体呈现了汝城的地理特质、饮食文化、历史传承与自然奇观。

      绿荫深处的清凉王国。汝城的夏天,藏在马头墙切割的金箔阳光里,藏在老井边铜瓢舀起的透亮井水中。这里的风裹着九龙江白毛茶的清香,夜雾浸润着祠堂木梁的岁月霉味,连石板缝渗出的凉意都带着古村的脾性。当外来客惊叹"蒲扇下岗"的奇景时,本地人正就着金山莲子"唆"井水,看日头被层层叠叠的青山滤成温柔的碎金。

      舌尖上的乡愁密码。巷口的艾糍叫卖声穿透晨雾,糯米裹着艾草的青绿。挑豆腐老汉的吆喝应和着石板的回响,汝城的水豆腐嫩得能映出云影,浇上辣子便成了游子梦里的朱砂痣。最是那暖水糍蒸腾的热气里,藏着大姨用方言笑骂的"细赖叽",老槐树下的象棋声与蛙鸣合奏出夏夜交响曲。

      古韵流淌的时光长廊。濂溪书院的穿堂风仍吟诵着《爱莲说》,周敦颐的身影在碑文间忽隐忽现。金山村的祠堂群像打开的时光匣子,马头墙上的石雕讲述着明清旧事,而沙洲村的"半条被子"纪念馆里,红军马灯照亮的不只是徐解秀家的堂屋,更是一座城的红色基因。

       山水酿造的冰火诗篇。九龙江的飞龙瀑布将百米悬崖化作水晶帘,玻璃栈道上的惊叫与笑声都染着竹叶青。热水镇的温泉歌谣里,仙女沐浴的传说与祛病强身的古训在氤氲水汽中交融,演绎着"冰火两重天"的生命辩证法。当山风摇醒深夜的竹林,祖母的童谣便从记忆深处浮起:"月光光,照汝城..."每个音符都沾着炒米糖的甜。

点评

绿荫滤暑气,古韵沁心脾,艾糍豆腐舌尖舞,祠堂书声文脉长。九龙飞瀑洗尘嚣,半条被子暖时光。山水为伞,心静生凉,此城独得天地清凉意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2 小时前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山西阳泉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山西阳泉

来自- 中国
来自- 中国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93

主题

7239

帖子

15万

积分

版主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57269

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

发表于 昨天 21:33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中国
夏宇 发表于 2025-5-28 10:17
哈哈!我们汝城藏在山里享 “天然空调”,白天井水冰西瓜,夜里蒲扇摇星光,连蚊子都嫌凉懒得咬。欢迎来 ...

南方还有这么好的避暑胜地!那太好了,下次有机会来汝城!
今天荷塘正式搬家了,很开心拥有一个温馨的新家!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中国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中国

来自- 中国
来自- 中国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93

主题

7239

帖子

15万

积分

版主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57269

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

发表于 昨天 22:19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中国
【编者按】这篇散文以诗意的笔触勾勒出汝城夏日的独特画卷,通过"蒲扇下岗""祠堂霉味""井水唆莲子"等充满烟火气的细节,将自然清凉与人文温度完美交融。作者用"绿宝石""天然凉席"的比喻展现汝城的地理优势,又以艾糍、豆腐、温泉等美食民俗唤醒味觉记忆,更借濂溪书院的清风、红色陈列馆的马灯,让千年文脉与革命精神在山风中流转。最动人的是那句"老天爷打的大凉伞",既道出汝城的自然馈赠,更暗含对故土的深情眷恋——这里没有空调的喧嚣,只有山风捎来的茶香、井水浸果的清甜,以及刻在骨子里的乡音,让每个汝城人成为"凉夏"的传声筒。精彩美文,倾力推荐共赏!【编辑:莫道不销魂】
今天荷塘正式搬家了,很开心拥有一个温馨的新家!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中国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中国

来自- 山东东营
来自- 山东东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61

主题

703

帖子

2万

积分

版主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5237
发表于 18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山东东营
     老师以细腻生动的笔触,将汝城夏天的清凉与独特风情娓娓道来,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人文画卷,让人沉浸其中,感受到汝城别具一格的魅力。

点评

感谢老师赏!这方水土的清凉本在骨血里淌着,不过是借了井台茶烟、祠堂月光,把老祖宗藏的绿宝石从山褶里捧出来。若文字真能透出三分沁凉,定是汝城的穿堂风正翻动书页。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12 小时前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山东东营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山东东营

来自- 中国
来自- 中国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78

主题

354

帖子

5691

积分

版主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5691
 楼主| 发表于 12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中国
天龙 发表于 2025-5-28 11:40
这篇散文,通过四组意象群像,立体呈现了汝城的地理特质、饮食文化、历史传承与自然奇观。

      绿 ...

绿荫滤暑气,古韵沁心脾,艾糍豆腐舌尖舞,祠堂书声文脉长。九龙飞瀑洗尘嚣,半条被子暖时光。山水为伞,心静生凉,此城独得天地清凉意。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中国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中国

来自- 中国
来自- 中国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78

主题

354

帖子

5691

积分

版主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5691
 楼主| 发表于 12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中国
认真写字 发表于 2025-5-29 00:33
老师以细腻生动的笔触,将汝城夏天的清凉与独特风情娓娓道来,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人文画卷,让人 ...

感谢老师赏!这方水土的清凉本在骨血里淌着,不过是借了井台茶烟、祠堂月光,把老祖宗藏的绿宝石从山褶里捧出来。若文字真能透出三分沁凉,定是汝城的穿堂风正翻动书页。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中国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中国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中文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荷塘月色

荷塘月色

订阅| 关注 (32)

以打造“超一流的品牌社团”为社团的发展目标,以“为作者服务、为文字服务、为读者服务”为社团的发展理念
27今日 3917主题

论坛聚焦
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