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家坪,顾名思义,住的全是姓林氏家族的人而得名,地方不大,就在半山腰,住着林氏六户人家,东边是一条很深的沟,西边也是一条很深的沟,也许是祖辈们懒得起名,便亲切的称为“东沟、西沟”。站在林家坪对面的山上望去,这个地方就像“马桶”的形状一般,亲切又可爱。
林致远的爷爷林远东,排行老二,在“大生产”期间当过会计,他有五个儿子,大儿子林学明,高中毕业后,当起了包工头,二儿子林学亮,初中毕业,学了木匠,三儿子林学平,上过小学三年,最后学了裁缝,四儿子林学海,初中没有上完,便到外地去打工了,听说在一个很远的地方的矿山上工作,五儿子林学洋正在上学。自林致远记事起,他便没见过爷爷、父亲母亲及几个叔叔,一直都是和奶奶一起生活,此时的大儿子林学明带着老二老三去外地干工程去了,老三林学平因出生时身体不太好,有些驼背,干不了重活,只能在工地给工人们做饭。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过了多久。
林致远的家在村的最东面,与大爷爷林震东家连在一起,门口有一颗很粗很粗的槐树,据说是当年林致远的爷爷奶奶结婚时,他们俩亲自种的,现在有碗口那么粗了。房子再往东是打谷场,打谷场上个台阶又是一个小型的打谷场,平常在这里堆放一些杂草什么的,靠近山体还有几口窑洞,用来堆放农具、烧火用的柴火,以及用来喂骡子的上等精草。打谷场最东面是一条很深的沟,山体就像被刀切过一般,非常整齐,为了安全期间,周围种满了槐树以及沙柳,浑然一体,如果不耐心的去寻找,那是根本发现不了那是一条很深很深的沟。房子后面有一个很大很大的猪圈,这个猪圈比林致远住的房子还要大,里面养着一只黑色的猪,是准备过年的猪,还有一个很大的鸡圈,目前鸡圈是空着的,什么都没有,周围还有几棵枣树、杏树、果树,剩下的都是白杨树。
自林致远记事起,整个家里就他和奶奶两个人,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过了多久。每年五月时,槐花盛开,奶奶总是牵着林致远的小手,俩人站在槐树下面望着山顶许久……有时,奶奶拿着针线活在槐树下干活,一边忙着手里的活,一边望着山头。
“奶奶,门口的槐花又开了”林致远一路小跑,跑向正在打扫院子的奶奶的身旁。
“门背后有一个小竹篓,拿上来。”其实,奶奶何尝不知道今年的槐花开了,只是许久的期盼等来的是无尽的失望。
林致远知道,今晚又可以吃槐花馅的饺子了,至于来不来人,他才不关心呢。每一年林致远最喜欢的就是连个季节,一个是过年,隐隐约约中有好多人,吃好多东西,但记不起来吃的是什么?见的都是什么人?另一个季节就是五月,因为,五月有槐花,有奶奶亲自包的槐花馅饺子,那是世界上最好的饺子。
奶奶在厨房和面、和馅,林致远无聊的坐在门槛上,呆呆地望着。
“……”林致远不知道的事,这个“快了”却遥遥无期。
奶奶包饺子,下饺子,林致远便抱来二叔给他做的小凳子坐下来烧火。奶奶搬来小炕桌,放在厨房门口,奶孙俩就在门口,趁着月光,吃着饺子,今晚的月亮格外明亮,今晚的星星格外多。
于是,林致远便抬起头数着,数数是戈壁大爷家的哥哥教的,他也就数到十,但不会写。奶奶收拾碗筷,他在院子里数着星星。
这晚,林致远做了一个很美好的梦,他梦见爷爷回来了,梦见爸爸妈妈回来了,梦见他的几个叔叔也回来了,一家人,围坐在一起吃着槐花馅的饺子,好不热闹。
伴随着鸡叫,奶奶起床了,林致远还在睡梦中,被奶奶屁股上扇了两巴掌,疼醒了,便娃娃大哭,原来,林致远尿炕了,很大一坨。林致远顾不上穿衣服和鞋子,跳下炕往院子里跑,奶奶顺手拿起扫把在后面追,只见一个光着屁股的小孩在院子里转圈圈,奶奶追着打,哭声响彻整个小村庄,和林致远一般大的小孩子几乎都赶过来了,看着这有趣的一幕。
“把衣服穿上”奶奶在后面追,林致远顾不上被打,赶紧跑到房子里穿衣服,一边穿着衣服一边还在不停地嘟囔“臭奶奶,坏奶奶,臭奶奶,坏奶奶,……”
围观的人散了,林致远穿好衣服,擦干眼泪,出门找伙伴们玩耍去了。
“哟,小致远,听说你又尿炕了”这是大爷爷家的三儿子,林学堂。
“哟,小致远,听说被奶奶揍了”这是三爷爷家最小的姑娘,马上要出嫁了。
一路上都是这样的声音,林致远已经见怪不怪了,毕竟又不是第一次挨揍。走着走着便到了五爷爷林英东的家,五爷爷没成亲,是个光棍汉,之所以去这里,是因为太奶奶还在,太奶奶有五爷爷照顾着,太爷爷去世较早,林致远没有见过。太奶奶特别喜欢林志远,林致远也特别喜欢太奶奶,每次去太奶奶家,肯定是告状的,每一次有好吃的东西,太奶奶定会给林致远留一份。林致远每一次去太奶奶家第一件事情是告奶奶的状,另一件事情便是帮太奶奶抓头上的虱子,太奶奶年纪大了,腿脚不是很方便,林致远便代替太奶奶的双腿双手,帮她干很多很多事情。
“奶奶,门口站着一个人”林致远放下筷子,一只手指着门口说道。
奶奶看向门口,只见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小伙站在门口,身上背着行李,一只手拿着一个便利袋,里面装着几个苹果。只见奶奶下了炕,往厨房走去,林致远跑到门口,打量着来人问道“你是谁?”
林致远被吓哭了,跑着过去找奶奶,只见奶奶从厨房拿来一些麦草,放到门口点燃,又拿了一点烧纸点燃,在年轻人的周围熏一下,嘴里面还念念有词,随后端来一盆水,年轻人洗了一把脸,奶奶把洗完脸的水倒在大门外,当然嘴里面还是念念有词,林致远不解的看着这一幕。流程结束,年轻人跨过火堆进入正门只见奶奶和年轻人抱在一起,两个人都哭了。原来,这个年轻人就是奶奶的三儿子林学平,林致远的三叔,那个去学裁缝的三叔,那个跟着大哥林学明在工地上做饭的三叔。
拖了鞋,上了炕,奶奶端来饭菜,林致远上下打量着他的三叔,偷偷的跟奶奶说“奶奶,三叔的袜子有个洞”,奶奶笑了,三叔也笑了。
“致远,等会儿你跟你的三叔去摘点槐花,晚上包饺子”奶奶摸着林致远的头说道。
“好耶,好耶”林致远放下筷子,高兴的在炕上跳来跳去。
午饭过后,奶奶收拾着碗筷,林致远拉着三叔,拿着小竹楼,去摘槐花。
“……”林致远就想着十万个为什么,问来问去,三叔总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答着,就这样,很快便摘完槐花,三叔拿着竹篓,林致远在前面蹦蹦跳跳的走着回家。
【美文简析】《第一章 槐花盛开》为我们徐徐展开一幅充满生活气息与温情的乡村画卷。故事聚焦于林家坪这个静谧小村落,以林致远与奶奶相依为命的生活日常为切入点,生动勾勒出乡村质朴的生活场景。作者用细腻笔触描绘了林家坪的地理风貌、林氏家族人物群像,以及林致远家周边的环境,如门口粗壮的槐树、错落的打谷场、窑洞、猪圈等,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宁静。
文中着重刻画了林致远天真无邪的形象,他对亲人归期的期盼、对星星的好奇,以及与奶奶的温馨互动,都充满了童真童趣。奶奶面对孩子的询问,那句“快了”饱含着无尽的等待与无奈,更增添了几分生活的酸楚。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,将奶孙间深厚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故事后半部分三叔林学平的归来,为平静的生活掀起波澜。奶奶迎接三叔时的传统习俗,以及祖孙三人随后摘槐花的温馨场景,让这份亲情愈发浓厚。这一章节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平淡与美好,更让我们感受到亲情的珍贵与力量,引发读者对乡村生活和亲情的深入思考与共鸣。(一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