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发表于 2024-5-26 05:34:26
|
显示全部楼层
来自- 湖北武汉
《七律•游矮寨大桥感咏》,由东湖岸边人所作,是一首赞美矮寨大桥的诗歌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评:
历史背景:诗歌开头“自古湘西险峻重,南来北往苦难通”简练地描绘了湘西地区自古以来交通不便的历史背景。
工程描绘:“一桥飞架悬崖上,两塔斜撑巨壑中”形象地描述了矮寨大桥的宏伟与独特设计,展现了桥梁工程的壮观。
视觉意象:“人似游仙乘鹤雾,车如流水曳江风”运用了生动的比喻,将人行于桥上比作游仙,车辆则如流水,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。
情感表达: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交通状况,表达了对矮寨大桥建设成就的赞美和对建设者的敬意。
社会意义:“谁将天堑变云路?吉首军民不世功”这两句不仅提出了是谁创造了这一工程奇迹的问题,也强调了这一成就对当地乃至更广泛区域的深远影响。
语言精炼:诗歌语言精炼,用词考究,符合七律诗的格律要求,展现了诗人对古典诗歌形式的掌握。
结构和谐:整首诗结构严谨,对仗工整,韵律和谐,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结构的精心设计。
艺术性:诗歌在艺术性上表现良好,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,传递了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。
启发性: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矮寨大桥美景的赞美,也启发读者对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思考,以及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赞赏。
文化价值:注释中对矮寨大桥的详细介绍,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知识性,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大桥的社会价值和科技成就。
总体来说,《七律•游矮寨大桥感咏》这首诗通过对矮寨大桥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这一现代化工程奇迹的深刻印象和赞美之情。诗歌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。通过这首诗,读者能够感受到湘西地区的发展变化,以及桥梁建设对促进区域交流合作的重要作用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