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十三年的时光长河奔涌向前,许多记忆的光影早已模糊、褪色,如同被岁月反复揉搓的旧胶片,失去了原有的鲜亮。但有一幕场景,却尖锐如楔,死死钉在了我记忆的岩层里。《知青》第三十八集里,两个孩子的呼喊,非但未被时光侵蚀,轮廓反而愈发清晰,光芒愈发刺目。
为何?为何这孩童的“欺骗”,能穿透十余年尘嚣,顽固盘踞心头,成为不散的灵魂拷问?答案渐渐清晰——那绝非谎言,那是绝望深渊前,人性迸射的、刺破阴霾的微光。
2012年5月,45集《知青》在央视首播。宏大的时代画卷徐徐展开,知青们在青春的荒野中淬炼,那些故事震撼人心,却似隔着一层厚玻璃,让人难以真正触及其中的灵魂震颤。直到那个夜晚,时代的洪流收束,镜头聚焦于个体生命悬于一线的人性窄门。沈力,手握冰冷的钐刀,站在刺骨的命运之河中央,他的命运在此刻迎来了最残酷的转折。
吴敏的告发,如同无情的绞sha。那张倾注了沈力至美憧憬的、以周萍为蓝本的圣母像,被偷走,在考场当众撕裂。羞辱如毒藤,瞬间扼住他的咽喉,抽走了他赖以生存的“美”的空气。“不愿活在不爱美的世界里”,这沉痛的绝唱,将他推向了终结的河岸。同伴跪地哀求,字字泣血,却无法融化他心头的坚冰。美的幻灭碾碎了生的意志,生命之火,行将熄灭。
太阳西沉,河岸笼罩在一片青灰之中。风过芦苇,沙沙作响,那声音仿佛是命运的呜咽,为即将消逝的生命奏响挽歌。死寂,令人窒息的死寂,弥漫在整个空间。
突然——一声稚嫩、焦灼的呼喊撕裂空气!“沈力叔叔!救命啊!救命啊!”是张连长的儿子张连胜。小小的身影爆发出惊人力量,向河边狂奔。“波波落水了!……你不能见死不救啊!”这呼喊,裹挟着生命原始的重量,带着不容置疑的急迫,如重锤砸向人心。
沈力下意识回首。一张因奔跑与恐惧而扭曲的小脸,撞入眼帘。刹那迟疑!不久前,正是这两个孩童,以假溺水戏弄过他。相似的呼救,究竟是恶作剧重演,还是真实的灭顶之灾?
电视机前的我,心紧紧揪起,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。我盯着屏幕,内心满是绝望与笃定。沈力的心,分明已经死了!他的尊严被践踏,对美的信仰轰然崩塌,在这样的绝望中,他怎么可能去理会这个曾经在他面前演过恶作剧的小孩?他或许会觉得,这不过又是一场无聊的闹剧,是这个冰冷世界对他的又一次嘲讽。他此刻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绝望,又怎会在意他人的生死,哪怕是一个孩子的求救?我甚至在心中默默为他的冷漠找理由,毕竟,他已经承受了太多,已经被伤害得体无完肤。
然而!“救命!”的呐喊,“见死不救!”的指控,如强光,瞬间刺穿了沈力意识的绝望浓雾。责任!敬畏!对他人生命本能的敬畏,被猛地唤醒!对“美”之消亡的绝望,竟被更急迫的“生”之危机打断!
本能!几乎是本能,那柄象征死亡的钐刀,被狠狠抛下。他朝孩子所指方向,向未知水域,狂奔!潮湿的泥土裹着杂草缠住脚踝?阻挡不了!拯救他人的使命,奇迹般重燃了那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。
喘息着,沈力扑到“溺水”点。水面“哗啦”一声轻响,“落水”的尹续波安然站起。小脸上交织着狡黠、释然,还有浓得化不开的愧疚。他仰头,声音颤抖:“沈叔叔,我又欺骗你了……”
时间,凝固了。夕阳的余晖,为这小小的身影镀上金边。多么渺小的身躯,却承载着多么沉重的使命!那里面,是超越年龄的勇气与担当。
这绝非顽劣戏弄!这是在深渊边缘,孩童以超越年龄的智慧与勇气,编织的挽救生命之网!一个曾因“欺骗”被斥责的孩子,为了拯救决意陨落的灵魂,甘愿再背“欺骗”的十字架。
这谎言,重若千钧!它承载着对生命的珍视与挽救的决心;这谎言,纯净如初雪!没有一丝杂质,只为守护生命的尊严;这谎言,闪耀着人性能抵达的至高点!
它让我们看见:当成人世界被规则束缚、被教条僵化时,孩童的心灵,依然保持着对生命最本真的敏感与守护。他们不受世俗的桎梏,凭借着内心最纯粹的直觉,做出了最勇敢的选择。
十三年了。荧幕上孩子那复杂的眼神——愧疚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,深深烙印心底。他清楚自己在“犯错”,却为更高的“对”,义无反顾!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,在成人世界里,是多么难能可贵。
更震撼的,是沈力的瞬间转变:心如槁木?奋不顾身!他奔向“溺水者”的身影,是生命对生命最原始、最庄严的礼赞!我的眼睛湿润了。这泪水,不为悲情,只为那源自孩童澄澈心灵、刺破时代阴霾的人性光芒。那光芒,照亮了沈力黑暗的内心,也照亮了我们每一个观众的灵魂。
在最彻底的绝望之地,他们,用看似悖逆的“谎言”,完成了对生命尊严最虔诚的守护!沈力,一个对美敏感、本应热爱生命的人,被逼到悬崖。孩童的“谎言”,激活了他生命的潜能,让他义无反顾地,去救助他人的生命。
为何十多年难忘?因为这“欺骗”,早已超越剧中桥段。它是一把钥匙,开启我对人性幽微与光亮的永恒叩问。
孩童世界的规则,往往非黑即白。但在生死临界点,他们未被世故浸染的心灵,却能迸发出惊人直觉与超越规则的勇气!他们本能地懂得:当冰冷的教条将要吞噬鲜活的生命,打破常规的“错误”,或许才是抵达拯救生命的终极“正确”。
这善意的“谎言”,是什么?它是人性向深渊投下的坚韧绳索!它是童真对成人世界僵化逻辑的无声控诉!它更是,绝望深渊前,一道不期而至的救赎!
在规则与生命的天平上,孩童的天秤,本能地,向生命倾斜!这本能,何其珍贵!它提醒着我们,在追求规则与秩序的同时,不能忘记生命本身的价值与意义。
十三年光阴,沉淀喧嚣,冷却激情。但——河边急切的呼喊,站出水面的小小身影,被抛下的冰冷钐刀,拯救他人时重燃的生命之火…这一切,在我心中愈发清晰,愈发沉重。
它像一个永恒的寓言,提醒着在人生长河中跋涉的每一个我:困顿?绝望?迷失?莫忘!莫忘人性中那份原始的、孩童般的纯善与担当!它未必惊天动地,却能在深渊边缘,点亮一盏指引归途的微光。
这微光,微弱吗?是的,微弱。但它恒久不灭!它是绝望时刻,人性最后的、最坚韧的防线!它不仅照亮了沈力的生命,也照亮了每一个在生活的泥泞或时代的阴影中,曾经或正在迷失方向的灵魂。
它让我们相信:无论世界多么阴暗,源自心底那份对生命的本能敬畏与守护——那束由童真引燃的人性之光——永不熄灭!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