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这幅字1992年发表在湖南日报上。不过我不是为了发表写的。如果我是准备向报社投稿的,就会在正文前后落上下款。
那是一个偶尔交识的熟人,年纪和我差不多。他在湖南日报印刷厂工作。那天为了一个什么企业的什么纠纷到邵阳下属哪个县采访什么人。我因为不关心那些事情,没听清楚,只知道他是记者。他眉飞色舞说了一会下面的企业看到省报记者来了,如何把他们当贵宾相待,吃好喝好还塞红包。他话比较多,可能喝醉了,来下面采访收红包也说了出来。当然主要是和我很熟不见外。
他第一次来我家里。说了会话,忽然看到我的书桌上面一张纸片上写了“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”,连声夸赞写得好!知道是我写的,他惊讶不已!他拿起看了一会,想了一下,说:“你的字写得这么漂亮啊,完全可以发表到湖南日报上面了!”我的字在报纸上发表倒是不只一次了,不过湖南日报是省报,怕难得发表,我不会投稿的。
他兴致勃勃说:“这样好不好,我拿你这幅字要报社编辑发表,这幅字就归我收藏了!”他是记者,应该有这个面子。至于这几个字,他不能为我发表,我给他也不算什么,再给他写两幅也是小事。我说:“你喜欢就拿去吧。”我完全没当回事。
不到十天他又回邵阳看老娘了。他意气风发地给我一张湖南日报,指着我写的字:“你看,我说给你发表吧!”把报纸给了我。我这才想起,那天要是知道他说话当真,我会在下款写上我的名字。
我后来才知道,他是报社印刷厂的工人,不是记者。他说的去下面企业采访,是跟着一个记者吃喝。不过他为了要我写的字,以为我发表到报上为交换条件,说明他是有欣赏眼光的。我估计他不敢直接找编辑,应该是托付那个带他走下面的记者交给编辑的。不管怎么样,他说的话还是落实了。他是我的同龄人,我知道他不是真记者也不会说破他。要一句大话撑面子的人多啊,不奇怪也无伤大雅。后来和他见面,我仍然喊他“刘记者”。
后来有熟人问我:“我一个记者朋友说,你的书法在湖南日报发表,是他帮你投稿的是吗?”我说:“是啊,我又不知道湖南日报的地址,是他带去长沙发表的,字是我写的就行了。”我仍然没说穿他的记者朋友是假记者。我相信“刘记者”不是想说我自己投稿投不中,而是吹嘘一下他的能量。他喜欢我的字是真的。他就是缺涵养,不懂得他为我发表了书法作品,只要我知道就行,不必要别人知道。他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为我发表了作品,无非就是想要别人赞赏他有能耐,编辑都听他的。他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人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