逸飞中文网

搜索
查看: 9590|回复: 20

[散文] 磐石心印:装八寨山魂考

  [复制链接]
来自- 中国
来自- 中国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754

主题

2万

帖子

13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31719
发表于 昨天 23:2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- 中国
本帖最后由 东湖岸边人 于 2025-7-14 14:14 编辑

   u=2440341474,3648440220

   【编者按】作者 以 “心石” 为线索,通过对装八寨的自然风光、历史传说以及登山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感的细致张力描写,深刻地表达了对装八寨山魂的敬畏与赞美之情!山魂,不仅蕴含着自然的伟力、历史的沧桑,更体现了生命的韧性和那份历经岁月洗礼却永不褪色的少年心。1、比喻拟人:文中运用了大量精彩的比喻和拟人手法,赋予了奇石以人的动作和神态,让它们仿佛有了生命,极具画面感;2、多感官描写:如文所述,作者通过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嗅觉等多种感官,全方位地展现了装八寨的风貌,让读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装八寨的独特魅力;3、时空交错:文章从手机里的画面切入,自然地引出 2017 年的回忆,在现实与过去之间自如切换,让装八寨的形象更加丰满,也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;4、情景交融: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装八寨的描写之中,做到了情景交融, 既描绘了眼前的美景,又抒发了内心的豪情。一篇对装八寨的深情礼赞、字里行间满是真挚与热烈的精美游记,值得细细品味,倾情推荐共赏!【编辑:认真写字】

        掌心,还残留着粗粝的石痕与荆棘的微痛。冰冷的手机屏幕框住了装八寨的形貌,可那方寸之地,如何盛得下松涛穿谷的轰鸣、野樱沁脾的暗香?又如何载得动七旬老者踏险而歌时喉间滚过的烟嗓笑语?更莫提危石之下,历史与自然碰撞出的永恒回响!这寨子,早已凝成一块沉甸甸的“心石”,安放于我记忆的幽谷。风起时,石隙间仿佛有远古的潮声低徊,夹杂着同行者踏归的笑语,悄然漫上心头。
      此行所获,岂止山水?它更像一次叩问,让我在石壁的冰冷、历史的余温与同行的活力中,触摸到生命韧性的脉动,感知自然造化的伟力,也嗅到了历史烟尘深处那份决绝。它以亘古缄默,注解着坚守、传奇,以及深藏于白发之下——那颗永不褪色的少年心。这“心石”之印,便是装八寨的山魂在我心版上刻下的最初痕记。
  手机幽光一闪,装八寨的奇峰怪石,倏然撞入眼帘。如黄铜钥匙旋开尘封的檀木匣子,2017年2月26日的气息瞬间将我淹没:荆棘划过皮肤时,汗毛倒竖的锐利!山风掠过岩隙,卷起枯叶的呜咽!掌心下巨石冰凉粗粝的质感,混着青苔微腥的潮意!每一帧画面,都似河底沉石,被岁月冲刷得愈发清晰、沉重,连带着当时胸腔里擂鼓般的心跳,都在耳畔重新响起。
  晨雾锁城时,武汉犹在惺忪的回笼觉里。一群银发旅者已攥紧背包带,心向“鄂北小黄山”的秘境传奇。车行不过两小时,轮胎碾过最后一段碎石路,便抵大悟县夏店镇二畈村。装八寨的轮廓在薄曦中洇开,峰峦如淡墨勾勒的眉黛,悬垂在天地之间,连空气里都飘着宣纸般的清润。一种探寻未知的悸动,悄然在心底滋生。
  咸同年间的烽烟,仿佛仍在山间盘旋!太平天国的战火舔过荆楚大地,武昌城垣的裂痕里渗着血光。此地乡民攥着锄头镰刀,凭这刀削斧劈的天险,联结成装八寨,垒石为城时,石缝里还嵌着指节的血珠。滚木礌石呼啸而下,箭矢如蝗掠过岩顶!浴血搏sha的嘶吼震落松针,竟令强敌的马蹄在崖边踟蹰——这段铁血传奇,早为山石注入了铮铮骨气。它们不仅是造化甩落的墨块,更是乡魂浇筑的坚盾,是烽火淬炼的脊梁。当我指尖拂过那些冰冷的、带着历史体温的断壁残垣,一种沉甸甸的敬畏感压上心头——这山魂的第一重印记,竟是血与火焠出的坚韧,如此真实,又如此遥远,却在我触摸的瞬间,仿佛感受到了那搏动的生命力。
  山脚田埂上,宿露在草叶尖打盹。老农的皱纹里盛着岁月的晨霜,竹杖往东麓一点,杖尾的铜箍撞在石头上,“当”地一声:“从这儿上,好走。”小径起初像条青蛇,游在茸茸春草与去冬的枯骸间。新绿在脚边低语,枯枝在身后固守,脚下的泥土软得能掐出水,裹着腐叶的醇厚与野花的清芬,把旅途的尘嚣涤成了草尖的露珠。每一步,都踏在山野温热的脉搏上,一种久违的、近乎原始的安宁弥漫开来,连心跳都似乎放缓,应和着山风徐缓的节奏。
  山腰之处,巨岩兀立,如敞篷车,天成两洞。大者轩敞得能摆下八仙桌,石壁被岁月摩挲得光滑,像无数脊背蹭过的温床;小者幽仄仅容蜷身,洞顶渗下的凉意,能浇灭三伏天的躁火。石面的沟壑里,藏着光绪年的雨、民国的风,却毫无颓唐,反透着历经风霜的沉静,如缄默的老僧,盘坐在岁月深处。是在守护山林的秘密?还是在默记过客的足迹?石不语,唯风声穿过孔隙,留下悠长的叹息,惊起洞底几只冬眠初醒的虫豸。坐在洞中片刻,岩石的沉静似乎也渗入身体,喧嚣渐远,唯有山野的气息与时间的低语。这石屋,是山魂摊开的手掌,包容着所有来者的喘息与静默。
  再往上,路就藏进了荆棘丛。得俯下身,让脊梁贴着地皮,手指抠进岩缝时,能摸到石头的脉搏。锐刺钩扯衣袂,腕臂上立刻洇出红痕——这是山野给的勋章,带着草木的清苦。每一次攀援,都是与大地肌理最亲密的触碰,每一次用力,每一次刺痛,都在提醒我肉身的存在与局限。原始而蓬勃的生命力,顺着粗粝的岩石爬上来,钻进掌心的纹路里,沉甸甸的,带着点疼。这攀登本身,似乎也在磨砺着那颗“心石”的棱角。
  喘息未定,将军石已立在眼前。数丈高的巨岩被劈出一道深缝,像雷神的巨斧劈歪了方向,裂痕里还卡着远古的云絮。枯藤如虬龙攀援而上,在岩顶纠结成饱经战火的兜鍪。它就那么立着,不怒自威,睥睨山河的气度里,还飘着当年号令千军的烟尘。右下方的令牌石横卧如砥,石面上的凹痕,怕是当年插令箭的地方。指尖触到石面的刹那,冰凉顺着血管爬向心脏——一股苍凉豪迈之气骤然充盈胸臆,像是与那段铁血历史有了瞬间的接通。这将军,是山魂站成的雕像,是历史凝固的身影。
  山势愈发陡峭,松针在脚下铺了层软毯,却藏着碎石的陷阱。屏息攀援时,指甲缝里嵌满泥屑,终于摸到“高家城门”的遗址——历史的体温还残留在断壁上。遥想当年,高、左、邓、魏四姓乡绅振臂一呼,粗布衣衫下的筋骨绷如弓弦。众人分守四门,血肉之躯与石头城垣粘在一起,成了穿不透的盾。如今断壁残垣匍匐在荒草里,唯有半尺深的门臼凿痕,被岁月磨得圆润苍凉,像老者凹陷的眼窝。壁上密如蜂巢的箭孔与哨眼,空洞地望着苍穹,山风穿过时,呜咽如冷兵器时代最后的呐喊。指尖拂过冰冷坚硬的凹陷,摸到历史粗粝的皮肤,那份沉重与决绝,让掌心微微发颤,更在心中激起回响:是怎样的信念,支撑着他们在绝境中筑起这血肉长城?这份在危难中凝聚的守护之力,是否也潜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血脉深处?此处,山魂是乡民以血肉写就的悲壮史诗,每一滴血都渗进了石缝,也试图渗进后来者的灵魂。
  千辛历尽,终登绝顶!U形山脊像被巨斧劈开的裂缝,豁然开朗处,天地都往后退了三步。我为峰矣!一股浩然之气自脚底升腾,瞬间冲散了攀登的疲惫。东坡的竹杖、太白的酒杯,突然在胸中碰撞出脆响。
  北望:皂谷冲水库的一泓澄碧,被山风揉出细碎的银鳞,如玉带绕着群山的腰。
  南瞰:梯田如泛黄的竹简,新绿正沿着田埂的笔迹蔓延,农舍的炊烟缠着云絮,在瓦檐上打了个结。
  东眺:大悟山脉的脊梁在雾里起伏,群峰奔涌如脱缰的野马,鬃毛上还挂着晨曦。
  西指:木兰峰的秀影在云里躲猫猫,裙摆扫过天际线。
  山风掀起衣角,松涛澎湃如海潮拍岸,鸟鸣虫嘶是潮声里的碎银。几树野樱躲在苍翠深处,浅绯的花瓣上沾着山风的吻——是磅礴画卷上温柔的落款,是山魂的胭脂。立于这天地交汇的隘口,俯瞰众生微渺,心中竟奔涌起一股近乎少年的疏狂意气,仿佛挣脱了尘世的绳索,与这浩荡山风融为一体。
  日过中天,沿山脊西行。沿途怪石林立,像被施了定身咒的远古神兽:
  鹦鹉石引吭欲啼,舌尖还凝着晨露;
  象鼻石汲饮云岚,鼻尖挂着雾的碎片;
  猩猩石抱膝沉思,眉峰锁着千年的愁;
  金龟石负重缓行,背甲驮着岁月的痕;
  更有骷髅石森然露齿,佛手石合十的指尖缠着云丝,望夫石的眼眸里,还盛着未干的泪…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让人忘了呼吸。是顽石有灵,抑或观者有心?万物有相,皆由心生。行走其间,恍若穿行于一个凝固的神话世界,想象力被无限激发。这奇石阵,是山魂变幻的脸谱,每一张都藏着谜语,也映照着观者彼时的心境。


psc.jpg


  然而,最撼动心魄的,是危悬于十丈绝壁之上的飞来石!四米见方的巨石,仅凭簸箕大的支点,在虚空里站成了惊叹号。像天外飞仙遗落的玉印,又似抱元守一的智者,在永恒寂静中打坐。众人手拉手推去,石根纹丝不动,唯山风穿石罅,发出空寂悠长的回响,如大地在胸腔里叹气。
  刹那间,彻悟如闪电劈过心湖:这“飞来石”,不正是装八寨不灭的精魂?它以惊心动魄的危悬之姿,诠释着生命最本真的坚韧——一种在无常中找平衡的静默力量。处绝境而腰杆不弯,历万劫而初心不改。这危悬,是警告,还是启示?是偶然的奇迹,还是必然的法则?它无声地质问着观者:当生活的支点变得同样微小,我们是否也能如它般岿然?这份领悟沉甸甸地落入“心石”之中,成为最坚硬的内核。它跳出了诗句的樊笼,只在心底擂鼓:这便是山魂的极致,以惊险成就大美,以静默藏着惊雷。
  下山未循原路,择西北坡的杂木林探行。迷途时,枝桠在头顶织成绿网,倒成了奇遇的请柬。
  看啊!同行的七十七岁老者,竹杖点地的节奏比钟表还准,沉稳如探山的根须往土里钻。花甲妇人拽着藤蔓往下滑,笑声惊飞了枝头的宿鸟,翅尖扫过她的白发,竟溅起少年般的雀跃。大伙手臂相挽时,皱纹里的力量顺着指尖流淌,熔金的夕照泼在白发上,竟燃起橘红的火焰——眼前这一幕,比任何奇石更令我动容。这不正是“心石”渴望印刻的生命韧性最鲜活的注脚?白发之下,那颗心还在跳着少年的舞步,好奇、无畏、乐在其中。山魂,唤醒了心魂;古老的岩石,成了这不老精神的沉默证人。我的“心石”上,又添了一道温暖的刻痕——关于岁月无法磨损的内在活力。
  当日影跌进远山的怀抱,我们终于踩回田埂。回望时,装八寨已化作天地间的剪影,像位披蓑衣的隐者,在红尘边缘打坐。
  寨墙的砖缝里又多了些青苔,将军石的风霜深了三分。可山脊上,二百余处奇石依旧沐雨栉风,把时光嚼得有声有色。它们是最忠实的书记官:
  记取避乱乡民的草鞋磨穿了多少石棱,
  烙印太平军的箭矢带落多少松针,
  感受驴友的手杖敲碎多少晨露,
  拥抱金秋板栗炸开的绒球滚过多少沟壑……
  自然以磐石写永恒,人类以故事寄须臾。装八寨的珍宝,就藏在飞来石的惊心动魄与石屋的静默无言里,在那从未变过的质朴本真中——那是山魂的底色,也是心魂的归宿。这底色里,沉淀着对自然伟力的敬畏,烙印着先民于绝境中抗争的不屈倔强,更在同行老者身上,照见了历尽沧桑仍能焕发的少年心性——这份照见,是对我自身生命状态最深的触动与期许。
  八年过去了!装八寨,何时再与你对饮山风?我愿揣着这枚日益沉甸的“心石”——它印着石壁的粗粝、荆棘的微痛、松涛的轰鸣、老者笑语中的生机、历史回响里的沉重、飞石启示的平衡之道,以及那份白发映照下的少年光芒——再踏那片土地。去听山石在风里说的悄悄话,摸大地的心跳,让灵魂再受一次远古山魂的洗礼。因那磐石之上,不仅刻着历史的皱纹,更深深刻印着每个探寻者与山野之间无声的契约:关于对造化的敬畏,关于身处逆境的坚韧,关于生命不息的本真活力,更关于那颗无论行至何方、历经何事,都应努力守护的——少年心。
  掌心那道永恒的烙印,便是这“心石”,是装八寨的山魂,在我心版上刻下的永不褪色的印。


回复 来自- 中国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中国

来自- 中国
来自- 中国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1

主题

229

帖子

3815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815
发表于 7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中国
写法灵动,意境优雅,情趣盎然!好作品!

点评

谢谢老师沙发鼓励!问好!  发表于 3 小时前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中国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中国

来自- 中国
来自- 中国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0

主题

927

帖子

8673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8673
发表于 5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中国
一篇令人陶醉、受益匪浅的佳作!

点评

谢谢老师地板鼓励!敬茶!  发表于 3 小时前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中国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中国

来自- 山东东营
来自- 山东东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61

主题

740

帖子

2万

积分

版主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5876
发表于 5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山东东营
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-7-14 12:40 编辑

       【编者按】作者 以 “心石” 为线索,通过对装八寨的自然风光、历史传说以及登山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感的细致张力描写,深刻地表达了对装八寨山魂的敬畏与赞美之情!山魂,不仅蕴含着自然的伟力、历史的沧桑,更体现了生命的韧性和那份历经岁月洗礼却永不褪色的少年心。1、比喻拟人:文中运用了大量精彩的比喻和拟人手法,赋予了奇石以人的动作和神态,让它们仿佛有了生命,极具画面感;2、多感官描写:如文所述,作者通过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嗅觉等多种感官,全方位地展现了装八寨的风貌,让读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装八寨的独特魅力;3、时空交错:文章从手机里的画面切入,自然地引出 2017 年的回忆,在现实与过去之间自如切换,让装八寨的形象更加丰满,也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;4、情景交融: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对装八寨的描写之中,做到了情景交融, 既描绘了眼前的美景,又抒发了内心的豪情。一篇对装八寨的深情礼赞、字里行间满是真挚与热烈的精美游记,值得细细品味,倾情推荐共赏!【编辑:认真写字】

点评

谢谢版主老师抬爱鼓励!向您学习!敬茶!  发表于 3 小时前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山东东营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山东东营

来自- 山东东营
来自- 山东东营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61

主题

740

帖子

2万

积分

版主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5876
发表于 5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山东东营
感谢老师用细腻的笔触,将装八寨的山水、历史、人文娓娓道来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点赞敬茶!

点评

版主老师辛苦了!请多指导!  发表于 3 小时前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山东东营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山东东营

来自- 中国
来自- 中国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0

主题

927

帖子

8673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8673
发表于 5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中国
这篇散文是一篇文笔优美、情感真挚且富有深度的作品!难得!
——主题与立意
深刻的感悟:文章以“心石”为线索,贯穿全文,通过对装八寨的描述以及自身经历,传达了对生命韧性、自然伟力、历史沧桑的深刻体认与敬畏,最后又升华出“少年心”的主题,内涵丰富,立意高远。

独特的视角: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来展现装八寨,既写了自然景观,又融入了历史与人文,使读者对装八寨有了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,也体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思考。

——内容与结构
丰富的内容:文章内容丰富多样,既详细描绘了装八寨的自然景色,如奇峰怪石、松涛、野樱等,又深入挖掘了其历史文化内涵,如太平天国时期的历史事件、乡民的抗争等,还穿插了作者自身以及同行者的登山经历,使文章饱满充实。

清晰的结构:结构清晰,层次分明。开篇点出装八寨在自己心中的分量以及“心石”概念,引出下文。主体部分按照登山的顺序展开,从山脚到山顶,再从绝顶到下山,移步换景,条理清楚。结尾再次呼应开头,强化主题,使文章首尾圆合。

——表达与语言

生动的描写:运用了大量的比喻、拟人等修辞手法,如“巨岩兀立如敞篷车”“枯藤如虬龙攀援而上”“梯田如泛黄的竹简”等,将装八寨的景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,使读者如临其境。

细腻的情感:情感表达细腻真挚,通过对装八寨的描写以及自身经历的回忆,将对自然的敬畏、对历史的缅怀、对生命的感悟等诸多情感融入其中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震撼与思考。

富有韵味的语言:语言优美流畅,富有韵味,用词精炼而富有表现力,句式长短结合,富有节奏感,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。

——主题升华

少年心的感悟:文章最后升华出的“少年心”主题,不仅是对装八寨山魂的赞美,也是对人类精神的一种追求和向往,使文章的立意更加高远,引发读者的共鸣。

总之,这是一篇难得的优秀散文,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,值得细细品味和学习。

点评

谢谢老师精心点评鼓励!向您学习!  发表于 3 小时前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中国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中国

来自- 北京
来自- 北京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295

主题

7358

帖子

15万

积分

版主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59210

11月逸飞之星12月逸飞之星

发表于 5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北京
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-7-14 13:03 编辑

     老师的游记散文产量颇高,内容丰富,质量上乘,不拘一格,写法独特,特别精彩,值得我们学习!

点评

谢谢版主老师抬爱鼓励!向您学习!请多指导!  发表于 3 小时前
今天荷塘正式搬家了,很开心拥有一个温馨的新家!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北京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北京

来自- 山西阳泉
来自- 山西阳泉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69

主题

6394

帖子

9万

积分

总版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95820
发表于 4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山西阳泉
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-7-14 13:01 编辑

       这篇游记,作者匠心独运,叙述手法,新颖奇妙,突破了传统山水散文的抒情框架,通过对装八寨历史考古学的触觉感知、地质时间的诗性转化、生命哲学的具象投射,构建起了多维审视空间。      
      山魂的三重印记
      历史韧性:通过太平天国烽烟中乡民筑寨抗敌的描写,展现"血与火淬出的坚韧"。石壁箭孔、断壁残垣,成为历史体温的载体,如高家城门门臼的"圆润苍凉",暗喻集体抗争精神的永恒性。
  自然伟力:以"松涛穿谷的轰鸣""飞来石的惊心动魄"等意象,构建了人与自然的对话。将军石的"睥睨山河气度"与令牌石的"冷兵器时代呜咽",形成时空交错的震撼。
  生命本真:老者"踏险而歌的烟嗓笑语"与白发旅者"少年般的雀跃",解构为年龄与活力的对立,揭示"少年心性"的永恒价值。
  "心石"的象征体系
  物质载体:掌心石痕、手机框景、飞来石等实体意象,构成了记忆锚点。
  精神内核:融合敬畏(自然)、决绝(历史)、疏狂(登顶)三重情感,最终指向"守护少年心"的生命哲学。


点评

谢谢总版老师抬爱鼓励!敬茶!恭祝时祺!  发表于 3 小时前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山西阳泉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山西阳泉

来自- 山西阳泉
来自- 山西阳泉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69

主题

6394

帖子

9万

积分

总版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95820
发表于 4 小时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山西阳泉
      祝老师夏日安好、写作快乐、精彩不断!

点评

总版老师辛苦了!敬茶!  发表于 3 小时前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山西阳泉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山西阳泉

来自- 北京
来自- 北京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0

主题

169

帖子

2789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2789
发表于 3 小时前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- 北京
本帖最后由 天龙 于 2025-7-14 14:20 编辑

       这篇游记,作者以“心石”为线索,礼赞装八寨。作者运用比喻、拟人手法赋予奇石生命,借多感官描写展现其风貌。文章从手机画面切入,自然串联2017年回忆,在现实与过去间自如切换,尽显时空交错之妙。作者将敬畏赞美之情融入景物描写,情景交融,既绘眼前美景,又抒内心豪情,字里行间满是真挚热烈,让装八寨的自然伟力、历史沧桑与生命韧性跃然纸上,尽显山魂魅力。

点评

谢谢老师抬爱鼓励!请多指导!敬茶!问好!  发表于 3 小时前
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- 北京

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- 北京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中文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荷塘月色

荷塘月色

订阅| 关注 (32)

以打造“超一流的品牌社团”为社团的发展目标,以“为作者服务、为文字服务、为读者服务”为社团的发展理念
28今日 3995主题

论坛聚焦

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